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人类和野生生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由于自然因素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湿地退化严重.近年来,湿地恢复已成为世界环境问题改善的重要工具之一.选择适用的湿地植物是退化湿地恢复的关键途径.本文以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赋值、野外调查、定位观测等方法,筛选了苦草、野菱、芦苇、苔草等25种鄱阳湖常见植物作为湿地景观恢复的优先物种.对苦草、黑藻、菹草、菖蒲、芦苇等5种植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苦草在清水环境130-140cm处的生长最好;黑藻在清水环境中100-110cm处的生长最好;菹草在不同水深(50-160cm)下都能够生长,菹草高度随水深增加而增加;菖蒲具有一定的耐淹能力(< 80cm),但完全淹水(水深100-120cm)明显影响到菖蒲根状茎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芦苇根状茎萌发对水深要求严格,土壤要湿润且透气性良好才是芦苇萌发的最好条件,芦苇根状茎萌发前淹水超过20cm其萌发将会受到明显抑制,淹水超过30 cm则无法萌发.通过对沉水植物的透明度研究表明,植物对水质的透明度都有一定的要求,透明度较好更利于湿地植物的生长发育.
推荐文章
鄱阳湖湿地水位变化的景观响应
湿地边界
景观变化
鄱阳湖
鄱阳湖湿地环境退化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鄱阳湖湿地
生态系统
环境退化
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对策
湿地
生物多样性
保护对策
鄱阳湖
鄱阳湖湿地景观类型变化趋势及其对水位变动的响应
湿地景观
植被
水位波动
鄱阳湖湿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鄱阳湖湿地景观恢复的物种选择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退化湿地 景观恢复 湿地植物 环境胁迫 鄱阳湖
年,卷(期) 2013,(1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28-5834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3040506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2)
共引文献  (428)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6(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退化湿地
景观恢复
湿地植物
环境胁迫
鄱阳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