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长白山区林下重要经济植物-桂皮紫萁(Oamunda cinnamomea L.var.asiatica Fiernald)进行了群落调查,对比分析了其群落的组成及结构、关键环境生态因子和桂皮紫萁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桂皮紫萁在长白山区不同林相中形成了4个种群丛类型:白桦林-褐叶鞘苔草-桂皮紫萁群丛、柳叶绣线菊-桂皮紫萁群丛、蒙古栎-乌苏里鼠李-桂皮紫萁群丛、红松-色木槭-桂皮紫萁群丛,局部地方形成林下草本层的优势种;生长在pH为5.0~6.5的酸性和弱酸性的暗棕森林土、草甸土和沼泽土上,生长盛期适宜土壤含水量40.88%以上,草甸地的草甸土和沼泽土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山坡地暗棕森林,其热力特性优于山坡地暗棕森林,对植物生长和植物营养积累有利;生长盛期适宜光照度范围为2.16万~4.48万lx,郁闭度为31%~75%;桂皮紫萁生长地的空气相对湿度范围在65%~90%的群落中生长中较为适宜.在长白山区的桂皮紫萁生长量大,生长状况表现由强到弱依次为灌丛草甸>白桦疏林-水湿地>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
推荐文章
桂皮紫萁生长地小气候特征分析
长白山区
桂皮紫萁
小气候
仿生态栽培
桂皮紫萁种苗培育与组培苗繁殖技术
桂皮紫萁
繁殖技术
种苗生产
紫萁的药用及食用价值(综述)
紫萁
药用价值
食用价值
乌海市生态环境评价及驱动因子分析
生态敏感性
层次分析法
地理探测器
评价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桂皮紫萁群落类型及关键环境生态因子分析研究
来源期刊 北方园艺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桂皮紫萁 群落类型 生态环境 仿生栽培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5
页数 分类号 S64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英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吉林省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重点实验室 17 242 8.0 15.0
3 刘哲 11 8 2.0 2.0
4 于毅扉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桂皮紫萁
群落类型
生态环境
仿生栽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方园艺
半月刊
1001-0009
23-1247/S
大16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省农科院
14-150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038
总下载数(次)
74
总被引数(次)
1038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