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简称PC钢棒)是由日本高周波热炼株式会社于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预应力钢材,属于预应力强度级别中的中间强度级。它具有高强度韧性、低松弛性、与混凝土握裹力强,良好的可焊接性、镦锻性、节省材料等特点,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而在我国起步较晚,于80年代末期开始和引进该产品。PC钢棒的主要原材料是无扭控冷热轧盘条,早期的钢种主要牌号为30MnSi,原材料带状组织严重,主要原因是连铸连轧过程中控温不足。生产高质量的PC钢棒,不仅需要满足表面质量好、夹杂物含量低、纯净度高、通条成分偏析及波动小的盘条;更需要材料成份优异,机械性能稳定的盘条。
推荐文章
大规格PC钢棒延迟断裂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延迟断裂
夹杂物含量
表面缺陷
气温
热处理
塞棒材料对DH36钢干式摩擦叠焊力学性能的影响
焊接
干式摩擦叠焊
塞棒材料
力学性能
低碳拉丝用钢的成分与性能优化
低碳拉丝用钢
抗拉强度
高性能管线钢焊接材料研制
管线钢
焊接材料
高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C钢棒材料成分与性能
来源期刊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机械性能 原材料 钢材 PC 成分 预应力混凝土 表面质量 技术含量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85
页数 1页 分类号 F252.8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永存 2 2 1.0 1.0
2 刘保权 2 2 1.0 1.0
3 秦雪花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机械性能
原材料
钢材
PC
成分
预应力混凝土
表面质量
技术含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
月刊
1005-4901
11-3459/F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出版文献量(篇)
6691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