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利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表现、病理分析、治疗手段以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将120例AMI的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进行治疗,观察组每例患者需给予40mg的阿托伐他汀钙进行顿服,每晚需要以0.15μg/(kg·min)的速率维持40mg替罗非班静脉注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共120例患者在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治疗后,达到缓解的有14例,占17.2%。达到部分缓解的有26例,占55.3%,无变化的有20例,占24.1%,恶化的有4例,占5.1%。治疗的总有效率达72.3%。在治疗之后的随访阶段,随访6个月~2年。6个月内患者存活率100%。结论:观察组在加服了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后,治疗后的生命体征的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提高更大。加服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对AMI的患者的治疗比常规的治疗效果更好,并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推荐文章
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
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应用
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阿托伐他汀
无复流
心肌灌注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
急性心肌梗死
C反应蛋白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导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年,卷(期) 2013,(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4-121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42.2+2
字数 170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368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导刊
月刊
1009-0959
11-4395/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26号院2号楼
2-492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409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7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