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使用粒子激光图像测速技术对亚微秒脉冲激励表面介质阻挡放电激励器连续产生诱导漩涡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出了包含脉冲重复频率和漩涡频率的双频率激励模式的具体形式。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原发型与继发型两类示踪粒子空白区,前者由放电释热的微爆炸作用造成,使得诱导流动远离壁面,能够减小壁面摩擦阻力的作用;以暴露电极左侧继发型空白区被完全吹除作为重复启动激励的临界点。为提高控制效果应采用尽可能高的脉冲重复频率,漩涡时间内脉冲数量应大于10,最大诱导速度随脉冲数量增大而增大,但动量传递效率降低。使用亚微秒脉冲激励具备释热、体积力两种作用机理。
推荐文章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防除冰实验研究
介质阻挡放电
等离子体防除冰
成像
相变
传热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微曝气协同处理苯酚废水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
微曝气
苯酚废水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降解甲苯废气
低温等离子体
甲苯
能量效率
臭氧浓度
发射光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亚微秒脉冲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诱导连续漩涡的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双频率亚微秒脉冲 表面介质阻挡放电 连续漩涡
年,卷(期) 2013,(22) 所属期刊栏目 电磁学、光学、声学、传热学、经典力学和流体动力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4702-1-224702-10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2.2247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思引 装备学院航天装备系 12 44 3.0 6.0
2 聂万胜 装备学院航天装备系 83 334 9.0 14.0
3 何浩波 装备学院航天装备系 4 50 4.0 4.0
4 车学科 装备学院航天装备系 33 139 7.0 10.0
5 田希晖 装备学院航天装备系 22 106 6.0 9.0
6 周朋辉 装备学院航天装备系 1 1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70)
二级引证文献  (45)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频率亚微秒脉冲
表面介质阻挡放电
连续漩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