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护具复温对冻伤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低温乙醇和水浸泡法制备大鼠的冻伤模型,测定模型大鼠及25、35、45 ℃护具复温后血流变学和部分免疫细胞因子、血栓戊烷B2(Thromboxane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 F1α,6-keto-PGF1α)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流变学指标、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β(Tumor necrosis factor-β,TNF-β)、TXB2显著升高(P<0.01)、大鼠6-keto-PGGα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35℃护具复温组能够明显改善血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黏滞度(P<0.05),能够明显降低IL-6、TNF-β、TXB2的含量,提高6-keto-PGF1α的含量(P<0.05).结论:冻伤大鼠存在血液高凝滞、血栓易形成和免疫应激的状态,通过复温能够改善这些状态,以35℃复温温度最适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大鼠免疫功能和TXB2-PGF1α失衡而起作用.
推荐文章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气虚冻伤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黄芪桂枝五物汤
气虚冻伤模型
TXB2
6-k-PGF1α
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抗炎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颈复康颗粒
挥发油成分
抗炎
镇痛
白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
前列腺素E2
红花挥发油对大鼠冻伤的修复作用
红花挥发油
冻伤
修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护具复温对冻伤大鼠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医疗卫生装备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冻伤 动物模型 护具复温 细胞因子
年,卷(期) 2013,(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18.6|R645
字数 36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87/J.ISSN.1003-8868.2013.1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尤富生 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103 919 16.0 24.0
2 吴罡 2 3 1.0 1.0
3 赵晓明 5 18 3.0 4.0
4 马晓兵 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4 5 1.0 2.0
6 郝光辉 4 19 2.0 4.0
7 王远征 2 3 1.0 1.0
8 李瀛 6 10 2.0 3.0
11 张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冻伤
动物模型
护具复温
细胞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疗卫生装备
月刊
1003-8868
12-1053/R
大16开
天津市河东区万东路106号
6-3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099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524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