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汉字中,“父”字造型优美,即对称又有变化。它像两条手臂交叉举起,又像舞台大幕向两边拉开。 可是,“父”字一开始不是这样写的。在甲骨文中,它的字形是从——手里举着一样东西。那举的是什么呢?文字学家左看右看,最后认定是一柄石斧。原来,“父”字最初的意义不是爸爸,而是男人手中的斧头。
推荐文章
“爸爸的花儿落了”该如何理解
城南旧事
主题
成长
爸爸》的营销模式分析
电影营销
新媒体
爸爸》三幕式结构解析
《摔跤吧!爸爸》
三幕式结构
乙型肝炎父婴传播的机制研究进展
肝炎病毒
乙型
垂直传播
机制
父婴传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父”本不是“爸爸”
来源期刊 天天爱学习(三年级)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父”字 文字学家 甲骨文 汉字 字形
年,卷(期) ttaxxsnjb_2013,(2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28
页数 1页 分类号 H1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父”字
文字学家
甲骨文
汉字
字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天爱学习:三年级
旬刊
1674-7186
12-1414/G4
北京市大兴区柳林路南学友园大厦《天天爱学
80-642
出版文献量(篇)
9218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