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缓解后继发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时眼压、前房深度的变化,探讨继发性睫状体脱离的原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08/11住院治疗的8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患者,发作缓解后,经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及B超发现,19例出现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用非接触式眼压计及UBM测量急性发作前后和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时的眼压和前房深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发作期眼压50.4±6.5mmHg,中央前房深度1.65±0.12mm;发作缓解继发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时眼压7.93±4.3mmHg,中央前房深度1.29±0.1mm.UBM及B超检查显示:继发单纯脉络膜脱离10例,单纯睫状体脱离4例,睫状体脉络膜脱离5例,给予常规抗青光眼手术联合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全部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均复位.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缓解后常可合并睫状体及脉络膜脱离,且治疗前眼压越高,缓解时间越短,缓解后发生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几率越高,其直接征象为眼压过低、前房更浅,UBM为其最可靠的检查方法,常规抗青光眼手术联合适量糖皮质激素为该类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推荐文章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后继发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急性闭角青光眼患者
继发睫状体脉络脱离
内眼术后脉络膜脱离临床探讨
内眼术后
脉络膜
脱离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22例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睫状体脉络膜脱离
超声生物显微镜
小梁切除术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分析
脑卒中
继发性癫痫
脑电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ACG急性发作后继发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国际眼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睫状体脉络膜脱离 UBM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58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2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3.01.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竹林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 83 231 8.0 10.0
2 朱勤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 13 46 4.0 6.0
3 玛琮 中国云南省宾川县人民医院五官科 2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9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睫状体脉络膜脱离
UBM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眼科杂志
月刊
1672-5123
61-1419/R
大16开
西安友谊东路269号
52-239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355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6227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