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隔夹层在陆相沉积中是普遍存在的,其规模、展布及在储层中的发育位置对流体的流动有重要影响,也是油田开发中后期储层描述的重要内容.认清层内及层间隔夹层的分布规律,有利于进一步进行剩余油挖潜,提高注水开发效果.坨A块纵向及平面非均质性强,隔夹层较发育.由于对隔夹层认识不清,导致设计的一口水平井实际穿越泥岩隔夹层,S11-X井1428m~1435m段为蒸汽吞吐,开发效果较差,对该层段进行精细分析,发现该段存在3个隔夹层,净毛比为0.5,不利于蒸汽吞吐.因此准确识别膈夹层,对精细表征油藏地质特征,研究剩余油分布,采取有效的挖潜措施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辽河油田高3618块厚层稠油油藏隔夹层三维地质建模
稠油油藏
隔夹层类型
三维地质模型
陆相碎屑岩储层隔夹层成因、特征及其识别
隔夹层
储层
碎屑岩
成因
特征
识别
胜坨油田坨7块沙二段91夹层随机建模研究
随机建模
夹层
剩余油分布
沙二段
胜坨油田
DH油田隔夹层测井识别研究
东河砂岩
隔夹层
测井资料
岩芯物性
储层参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提高坨A块隔夹层识别精度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信息 学科
关键词 隔夹层 识别方法 岩性 物性
年,卷(期) 2013,(10) 所属期刊栏目 工业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8-189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27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972.2013.10.1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筱文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4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隔夹层
识别方法
岩性
物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技信息
半月刊
1001-8972
11-2739/N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6号1号楼1610室
82-415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952
总下载数(次)
82
总被引数(次)
1319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