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陇南市1971-2010年大风资料分析得出,陇南市大风一年四季均可出现,尤以4~8月出现频数最多,占总次数的80%,20世纪70-80年代为大风多发时期,进入90年代以后大风日数明显减少,结合人口、GDP、耕地比等资料,利用ArcGIS软件,得到大风灾害危险性图层,再与承灾体易损性评价、灾害的孕灾背景进行叠加、合并以及等级划分操作,最后得到大风灾害的风险评估及其区划,结果表明:白龙江流域、西汉水流域和白水江流域大风危险性等级最高,年平均大风日数大于6d;礼县西北部、两当县东北部和南部、文县南部和北部高海拔区大风危险性等级最低,年平均大风日数小于1d.武都区白龙江流域、西和县北部、成县东北部、徽县西部、文县中部部分乡镇为大风高风险区;康县、宕昌东部和西南部、礼县西部、两当东北和东南部为大风低风险区.
推荐文章
陇南山区农业低温冻害气候特征及灾害风险区划
陇南山区
低温冻害
气候特征
风险区划
杭州地区雷雨大风灾害风险区划
杭州
雷雨大风
灾害风险
区划
1971-2010年陇南山区高温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及灾害风险区划
高温天气
时空分布
模型建立
灾害风险区划
甘肃陇南
山区
1971-2010年
抚顺市大风气候特征及灾害风险区划
大风
气候特征
灾害风险区划
辽宁抚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陇南山区近40年大风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灾害风险区划
来源期刊 甘肃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陇南山区 大风灾害 气候特征 风险区划
年,卷(期) 2013,(18)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3,65
页数 4页 分类号 S967
字数 264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彦锋 9 82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5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6)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陇南山区
大风灾害
气候特征
风险区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甘肃科技
半月刊
1000-0952
62-1130/N
大16开
兰州市平凉路531号
54-77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440
总下载数(次)
43
总被引数(次)
600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