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丹莪妇康煎膏对AM小鼠异位和在位内膜血管生成的影响,揭示丹莪妇康煎膏治疗AM的作用机理.方法:以健康雌性未孕7周龄ICR小鼠为研究对象,行子宫内移植脑垂体手术,以建立子宫腺肌症的小鼠模型.随机设空白组、模型组、丹莪妇康煎膏组,造模3月后分组连续给药2月,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各组AM小鼠异位和在位内膜VEGF及CD31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在位及异位内膜VEGF在形成模型后显著上调,治疗后呈显著下降趋势(P<0.01).模型组在位内膜CD31与正常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有升高趋势.异位内膜CD31治疗后有下降趋势.结论:丹莪妇康煎膏可能通过改善在位内膜的局部缺血缺氧状况,从而抑制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的血管异常增殖,达到治疗治疗AM的作用.
推荐文章
丹莪妇康煎膏对子宫腺肌瘤小鼠在位及异位内膜MMP-2及VEGF表达的不同影响
子宫腺肌病
小鼠模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丹莪妇康煎膏对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影响
丹莪妇康煎膏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囊肿大小
痛经
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药制剂
免疫调节治疗
丹莪妇康煎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TGF-β表达的影响
丹莪妇康煎膏
子宫内膜异位症
TGF-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丹莪妇康煎膏对AM小鼠在位及异位内膜血管生成的影响
来源期刊 辽宁中医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小鼠模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年,卷(期) 2013,(10)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37-213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11.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绍斌 122 693 13.0 22.0
2 冯婷婷 12 33 3.0 5.0
3 付先芸 5 32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3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宫腺肌病
小鼠模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辽宁中医杂志
月刊
1000-1719
21-1128/R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8-87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274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13171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