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夏枯草作为一种传统中药一直是医学界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一,其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果穗,辛、苦、寒是其主要特性,入肝、胆经,具有清肝明目、散结、活血化瘀、降血压、降血糖及抗病毒等的作用.夏枯草一直是医学界尤为关注的药物之一,对其药理作用也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本文对夏枯草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分析,为夏枯草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不同产地夏枯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夏枯草
HPLC
指纹图谱
质量控制
夏枯草多糖提取纯化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夏枯草
多糖
提取
药理作用
中草药抗阴道毛滴虫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草药
阴道毛滴虫
药理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夏枯草药理作用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现代医生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夏枯草 药理作用 研究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中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121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82
字数 268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良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7 46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5)
共引文献  (13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104)
二级引证文献  (127)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2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7(3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8(3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9(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20(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夏枯草
药理作用
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现代医生
旬刊
1673-9701
11-5603/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楼(大成国际中心B座)708-3室
80-611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65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5611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