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12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将电子数据作为八种证据之一,确定了电子数据作为民事诉讼活动中独立的证据的法律地位。电子数据是指基于计算机应用、通信和现代管理技术等电子化技术手段形成包括文字、图形符号、数字、字母等的客观资料。电子数据是以一系列电子、数字、电磁或光信号等形式存在的,是一种由近现代电子技术带来的特殊存在形式,它无法为人直接感知,必须借助一定媒介才能转换为常人所能识别、认知的证据形式,也就是电子证据。所以电子证据在本质上是电子数据,就此而言,电子证据比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等证据形式更客观,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更小,在民事诉讼活动中作为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价值更大。但是其外在表现形式却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电子数据作为证据已不再是被人漠视的话题,因为电子数据在民事活动中的应用率和影响力日渐提高,利用其侵权也屡见不鲜,这就使得电子证据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民事诉讼法》的修订,使法律及时的和社会的发展同步,填补了之前在电子证据方面的漏洞。电子数据虽然已经取得了明确的法律地位,但由于电子技术本身这种数据信息的特殊性,以及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有关电子证据的运用就值得进行深入探讨。证据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电子数据要作为证据,首先要采用合法的手段获取,以合法的方式呈现,这是其作为证据的首要要求。而在实际民事诉讼活动中,因为电子技术的专业性要求,电子数据在未转化成可感知的形式之前,就是专业性极高的电子语言,类似于电脑黑客对各种电子数据的修改、删减和篡改很难被普通人察觉,并且在转化之后,通过何种载体呈现也需要符合法律的要求,这就不仅需要专业的法律知识,还需�
推荐文章
论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制度
自认
事实陈述
诉讼效率
证据制度
海事调查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用
海事
证据
民事诉讼
水运法规
论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举证责任
民事诉讼
举证责任倒置
收集证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民事诉讼中的电子证据
来源期刊 青年与社会:下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 电子证据 现代电子技术 合法性审查 电子数据 计算机应用 法律地位 诉讼活动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73
页数 1页 分类号 D925.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俐 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22 6 2.0 2.0
2 王啸林 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8 11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民事诉讼法》
电子证据
现代电子技术
合法性审查
电子数据
计算机应用
法律地位
诉讼活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年与社会:下
月刊
1006-9682
53-1037/C
昆明市西坝路29号青年大厦5楼
64-48
出版文献量(篇)
9397
总下载数(次)
4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