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微小RNA-26b(miR-26b)在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乳腺癌MBA-MD-231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取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甲乳外科2010年1月-2012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3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并取距离肿瘤组织>5 cm正常乳腺组织.运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乳腺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miR-26b的表达量.运用MTT法分析miR-26b对乳腺癌MBA-MD-231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50、100 nmol/L miR-26b mimics转染为50 nmol/L组和100 nmol/L组,脂质体处理为空对照组,小分子RNA片段转染为负对照组,转染后24、48、72、96 h分别测定细胞相对增殖情况.通过TargetScan软件寻找miR-26b可能靶基因[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酶2(PTGS-2)],并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进行验证.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miR-26b ΔCt为(15.25±0.98),正常乳腺组织中为(12.37±1.23),正常乳腺组织中miR-26b表达水平为乳腺癌组织的7.33倍,乳腺癌组织中miR-26b表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t=12.21,P=0.007).MTT实验结果显示,50 nmol/L组、100 nmol/L组、空对照组和负对照组转染后72、96 h相对细胞增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1.037和5.470,P值分别为0.003和0.024);其中转染后96 h 50 nmol/L组较空对照组降低(q=-3.048,P=0.038);转染后72 h和96 h 100 nmol/L组较空对照组降低 (q值分别为-3.248和-4.254,P值分别为0.031和0.013).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PTGS-2组、突变体对照组及空载体对照组荧光素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9.88,P=0.000);其中PTGS-2组较突变体对照组和空载体对照组降低(q值分别为-10.314和-12.108,P值分别为0.000和0.000).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空对照组和负对照组相比,实验组PTGS-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减少.结论 miR-26b在乳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其可能通过作用于下游基因PTGS-2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miR-26b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可能担任着抑癌基因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