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经肌间隙微创入路、自制器械经椎弓根伤椎植骨、伤椎置钉手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7月-2010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科收治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共60例,采用肌间隙微创入路、自制器械经椎弓根伤椎植骨、伤椎置钉手术治疗。结果:患者伤椎植骨及伤椎置钉术中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75~105 min,平均93 min;术中出血量100~180 ml,平均110 ml,切口愈合良好,无切口感染。术后随访12~20个月,平均18个月,未出现手术后长时间背痛,仅4例患者轻度酸痛,药物治疗即可缓解,对工作生活无明显影响,未出现明显“蛋壳”样骨缺损,未出现钉棒松动或断裂现象。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55.3%恢复至90.1%,后凸角由术前平均23.5°矫正至6.1°,椎管占位率由术前平均32.4%恢复至5.4%;神经功能恢复除2例D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恢复至E级。结论:采用肌间隙微创入路、自制器械经椎弓根伤椎植骨、伤椎置钉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具有组织损伤轻,出血少,可有效地防止内固定失败、脊柱骨折复位丢失、后凸畸形,降低手术创伤导致的椎旁肌退变及术后腰背痛的发生率。
推荐文章
经Wiltse肌间隙入路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
Wiltse肌间隙入路
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固定
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
椎旁肌间隙入路
脊柱骨折
骨折固定术
椎弓根螺钉
伤椎固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肌间隙入路、自制器械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伤椎置钉微创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创新 学科
关键词 肌间隙入路 椎体植骨 椎弓根钉 胸腰段骨折
年,卷(期) 2013,(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4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5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4985.2013.2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序利 26 254 9.0 15.0
2 许传勇 2 14 2.0 2.0
3 梁军阳 2 5 1.0 2.0
4 谢斌 1 5 1.0 1.0
5 李伟民 1 5 1.0 1.0
6 肖鹏崇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0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3)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肌间隙入路
椎体植骨
椎弓根钉
胸腰段骨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创新
旬刊
1674-4985
11-5784/R
大16开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82-189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376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2880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