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氧射流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同时吸氧3种雾化方法对冠心病合并肺内感染患者的影响,旨在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6月入住的120例经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合并肺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氧射流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同时吸氧3组雾化方法,比较3组患者心率变化、心绞痛、雾化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治疗后缺氧症状的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变化等.结果 氧射流雾化吸入患者心率增快次数最少,为(5.8±1.2)次/min,超声雾化吸入为(21.1±4.3)次/min,超声雾化吸入同时吸氧为(13.7±2.3)次/min;心绞痛发生氧射流雾化吸入最少仅1例、超声雾化吸入最多有10例;氧射流雾化吸入患者SaO2的变化最大,为(6.9±2.8)mg/L;患者缺氧症状发生率氧射流雾化吸入最低为12.5%,超声雾化吸入及超声雾化吸入同时吸氧发生率分别为40.0%及30.0%;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变化氧射流雾化吸入最大,为(15.2±4.3)mm Hg,超声雾化吸入最小为(2.9%±1.3)mm Hg.结论 经过上述3种方法的对比,氧射流雾化吸入法治疗效果最佳,能减少心率增快、减少心绞痛的发生及缺氧症状发生率等,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功能;在运用氧射流雾化吸入法时,应注意向患者提供必要的护理.
推荐文章
肿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同期外科治疗
肿瘤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强化他汀治疗
冠心病
他汀
强化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冠心病患者肺部感染3种雾化方法的治疗效果
来源期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氧射流雾化 超声雾化 超声雾化同时吸氧 护理
年,卷(期) 2013,(15)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研究-浙江医药抗感染冠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16-3618
页数 分类号 R56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柏平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介入科 4 42 4.0 4.0
2 刘媛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 8 11 2.0 3.0
3 赵金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 3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545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49)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氧射流雾化
超声雾化
超声雾化同时吸氧
护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11-3456/R
大16开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82-747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08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2270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