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理论模型成像方法,对氢负离子在变形球面附近的光剥离进行了研究.首先,推导出了光剥离电子通量的计算公式,然后对电子通量分布和光剥离截面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平面效应只在一定范围内对氢负离子的光剥离过程产生影响.在距离z轴比较近的区域,球面效应起主要作用,电子通量分布和光剥离截面与只有球面存在的情况一致,此时平面效应可以忽略;距离z轴较远的区域,平面效应和球面效应共同起作用,此时变形球面对光剥离过程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当球面半径和氢负离子到球面之间的距离给定,随着入射光子的能量增大,光剥离电子通量的振幅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又慢慢增大,振荡频率增大.当固定球面与氢负离子之间的距离,随着球面半径的增大,光剥离电子的通量趋向于只存在球面的情况.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入射光子能量和球面的半径对氢负离子的光剥离进行调控.本文的结果对于研究负离子体系在曲面附近的光剥离及光剥离显微问题的实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氢负离子在电介质球面附近的光剥离研究?
电介质球面
光剥离截面
镜像法
闭合轨道理论
氢负离子在均匀电场和金属面附近的光剥离研究
光剥离截面
闭合轨道理论
金属面
激光脉冲对氢负离子在金属面附近光剥离的影响
激光脉冲
光剥离截面
金属面
闭合轨道理论
氢负离子在磁场和电介质表面附近光剥离的研究
光剥离
闭合轨道理论
电介质表面
磁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氢负离子在变形球面附近的光剥离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理论模型成像方法 光剥离电子通量 光剥离截面 变形球面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3-101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2.0432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绍晟 鲁东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1 2 1.0 1.0
2 王德华* 鲁东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理论模型成像方法
光剥离电子通量
光剥离截面
变形球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