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破伤风患者气管切开后保持呼吸道通畅最适宜的吸痰方式。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4月本科收治的12名重症破伤风患者为实验组,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本科收治的11名重症破伤风患者为对照组,使用4种负压强度吸痰,同时监测HR、R、SPO2值,气道粘膜损伤情况,彻底吸痰时间,患者痉挛、抽搐的情况。使用常规吸痰法和直接负压吸痰法,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彻底吸痰时间、使用吸痰管数目、消耗生理盐水量和3d痰培养阳性率、7d痰培养阳性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概率情况。结果当负压为150~1200 mmHg时重症破伤风患者吸痰时间相对较短且患者气道损伤概率更少,患者痉挛、抽搐概率较低(均P<0.05);直接负压吸痰法吸痰对气道局部的刺激小,重症破伤风患者发生痉挛、抽搐的概率低(均P<0.05)。结论负压为150~200 mmHg的直接负压吸痰法能减低吸痰所需要的总体时间,降低破伤风患者发生痉挛、抽搐的概率,减低医源性感染概率,值得临床推广。
推荐文章
破伤风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对策
破伤风
气管切开
气道护理
成年病人零负压与非零负压气管内吸痰效果的 Meta 分析
负压
气管切开
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
吸痰
Meta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直接负压吸痰法在重症破伤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当代护士(专科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重症破伤风 气管切开 直接负压吸痰
年,卷(期) 2013,(12) 所属期刊栏目 危重症监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91,9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73.6
字数 339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隆艳飞 长沙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1 1 1.0 1.0
2 蒋铎婷 长沙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9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8)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重症破伤风
气管切开
直接负压吸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护士(下旬刊)
月刊
1006-6411
43-1229/R
大16开
长沙市湘雅路30号
42-347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721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452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