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治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20例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临床资料和病理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分析,对标本中的p53蛋白、雌激素受体与孕激素受体表达进行SP法检测;另选同期20例子宫内膜样癌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进行比较。结果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患者平均年龄为58±5.3岁,p53蛋白突变表达率为70%,雌激素受体阳性表达为10%,孕激素受体阳性表达为15%,与子宫内膜样癌患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生存率较高,预后好,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与子宫内膜样癌临床病理差异显著;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标本中的p53蛋白突变表达率高,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对于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乳腺肿瘤
实性乳头状癌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子宫乳头状浆液性腺癌11例临床病理分析
子宫肿瘤
乳头状浆液性腺癌
病理学
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29例临床病理分析
子宫内膜肿瘤
癌,浆液性
超声影像和病理测量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差异
甲状腺
乳头状癌
超声
病理
尺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期刊 现代诊断与治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 免疫组织学 临床病理
年,卷(期) 2013,(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15-241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37.33
字数 205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晓 1 1 1.0 1.0
2 田伟 1 1 1.0 1.0
3 张远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
免疫组织学
临床病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诊断与治疗
半月刊
1001-8174
36-1160/R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井冈山大道198号
44-60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862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8046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