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许多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后浅低温(32~34 ℃)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能够降低梗死面积,改善梗死心肌的愈合.但要使治疗性低温产生保护效应必须在心肌缺血发生后尽可能早地而且在再灌注之前就要使心肌达到目标温度.对心肌产生保护作用的浅低温对左心室功能、局部心肌血流及缺血预适应似乎不会产生损害作用.浅低温保护作用的机制还未完全阐明,可能包括降低组织代谢率,保存高能磷酸盐,减轻细胞凋亡,诱导热休克蛋白的产生等.
推荐文章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运动疗法研究进展
心肌梗死,急性
早期
康复
运动疗法
评定指标
功能锻炼
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
心肌梗死,急性
中医中药
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的护理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后远程心肌MRI研究进展
心血管磁共振
急性心肌梗死
远程心肌
T1 mapping
T2 mapping
心肌应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低温对急性心肌梗死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医学综述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浅低温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保护
年,卷(期) 2013,(2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79-448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2.22
字数 33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084.2013.24.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阮爱兵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5 22 3.0 4.0
2 吕爱玲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3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浅低温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保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综述
半月刊
1006-2084
11-3553/R
大16开
北京市通州区北苑通典铭居F座806室
6-10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112
总下载数(次)
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