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骨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骨梗死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重点分析MRI表现.结果 15例骨梗死患者共发现29个病灶,单发病灶6例,两个及以上病灶9例,胫骨上段及股骨下段为其好发部位,22个病灶呈典型“地图样”改变,即MRI平扫T1WI病灶周围见地图样低信号边线,中央呈高信号,脂肪抑制T2WI病灶周围见锯齿状迂曲环形高信号边线,中央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周围边线明显强化;3个病灶呈不规则斑片状异常信号,T1WI呈高低混杂信号,脂肪抑制T2WI呈混杂高信号,边界欠清,增强扫描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4个病灶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结论 MRI在骨梗死早期即可出现异常信号改变,“地图样”改变具有一定的特征,因此MRI可作为骨梗死的首选检查.
推荐文章
磁共振弥散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
磁共振弥散成像
急性脑梗死
诊断价值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
急性脑梗死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
诊断
价值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急性脑梗死
诊断
核磁共振成像在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核磁共振成像
出血性脑梗死
临床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磁共振成像对骨梗死的诊断价值
来源期刊 中国现代医生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骨梗死
年,卷(期) 2013,(14) 所属期刊栏目 医学影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10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45.2|R681
字数 235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焕忠 广东医学院附属厚街医院放射科 9 32 4.0 5.0
2 马壮 广东医学院附属厚街医院放射科 14 71 5.0 8.0
3 杨兴桂 广东医学院附属厚街医院放射科 5 11 2.0 3.0
4 林菡 广东医学院附属厚街医院放射科 4 8 2.0 2.0
5 李军 广东医学院附属厚街医院放射科 11 30 3.0 4.0
6 敖振杰 广东医学院附属厚街医院放射科 6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磁共振成像
骨梗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现代医生
旬刊
1673-9701
11-5603/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楼(大成国际中心B座)708-3室
80-611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65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5611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