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巴戟天为中草药,是双子叶植物茜草科,别名鸡肠风,鸡眼藤,兔仔肠,三鱼藤,糖藤。属于藤状灌木,味辛,甘,性微温。有补肾助阳,强筋壮骨,祛风除湿等功效。巴戟天分布在我国南方,有养殖的也有野生的。目前,巴戟天的人工种植技术发展还不健全。基于此,总结国内巴戟天种植技术,根据各地实际种植情况,逐步提高巴戟天产量和质量,为巴戟天种植提供科学合理的种植依据。
推荐文章
巴戟天研究现状与展望(综述)
巴戟天
生药鉴定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抗病性
繁殖方式
巴戟天伪品--线兰根的鉴别
线兰根
巴戟天伪品
生药学鉴别
制巴戟天炮制工艺正交设计实验研究
巴戟天
炮制
正交设计
游离蒽醌
巴戟天多糖对骨质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巴戟天多糖
骨代谢相关基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巴戟天种植技术
来源期刊 北京农业:下旬刊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巴戟天 种植技术
年,卷(期) 2013,(A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118
页数 1页 分类号 S567.1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学洋 6 1 1.0 1.0
2 夏超 6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巴戟天
种植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农业:下旬刊
月刊
1000-6966
11-2222/S
北京市西城区裕民中路6号(市农业局院内)
80-954
出版文献量(篇)
9705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