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估MRI 在脊柱血管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7 ~ 2012 年诊断的20 例VH 患者资料,利用磁共振成像设备对患者进行常规TSE 序列T1WI、T2WI 及T2WI 压脂的横断面、矢状面扫描.其中14 例行矢状位、轴位T1WI 压脂增强扫描.结果病程3 周~ 36 个月,平均(8.7±2.6)个月.所有患者均有临床症状,6 例表现为局部疼痛,余14 例出现局部疼痛伴下肢乏力,呈进行性加重.共检出胸椎受累6 例(30%)、腰椎9 例(45%)、颈椎5 例(25%),其中多发性4 例(20%),病灶达27 个.17 例可见椎旁软组织肿块,17 例可见椎管内硬膜外软组织肿块,神经根受压12 例,脊髓受压17 例.病灶呈T1WI 低信号/T2WI 等信号5 例,T1WI 低信号/T2WI 高信号7例,T1WI 等信号/T2WI 高信号5 例,T1WI 低信号/T2WI 低信号2 例,T1WI 高低混杂信号/T2WI 高低混杂信号1 例.14 例患者做MRI 增强后,9 例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2 例明显不均匀强化,2 例轻度均匀强化,1 例轻度不均匀强化.结论 MRI 在推测VH 组织学类型、评价其活动性或潜在的侵袭性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MRI在脊柱血管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MRI
脊柱血管瘤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大涎腺血管瘤MRI表现与鉴别诊断
涎腺
血管瘤
磁共振成像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的征象分析
血管瘤
T1WI
T2WI
SWI?中枢神经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MRI在脊柱血管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科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脊柱血管瘤 侵袭性血管瘤 临床诊断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影像与介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08,11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8
字数 247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敬亮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磁共振科 845 2530 19.0 24.0
2 杨黎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点实验室 24 73 5.0 7.0
3 牛军杰 郑州市骨科医院放射科 12 75 4.0 8.0
4 姬少绯 郑州市骨科医院放射科 5 15 3.0 3.0
5 岳瑞杰 郑州市骨科医院放射科 9 2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核磁共振成像
脊柱血管瘤
侵袭性血管瘤
临床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科学
半月刊
2095-0616
11-6006/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楼(大成国际中心B座)708-2室
82-519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74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800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