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目前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和辨证分型标准尚未统一,造成对降脂方药的配伍规律研究不够,可重复性差,降低了可信度,因而限制了中医药在治疗高脂血症中的应用.也使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无法充分发挥.对高脂血症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体质分类与高脂血症的关系,为临床防治高脂血症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并指导临床中药治疗.分析中药干预效果.使高脂血症患者辨证分型有统一标准,减少随意性.在体质评定的基础上进行中医综合治疗方案.降脂实现个体化治疗.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方法 选择从2009年5月~2010年11月部分我科住院及门诊患者258例经血生化检验诊断高脂血症患者,年龄在35~70岁之间,每人填写中医体质分类测试表,计算出高脂血症患者和血脂正常者在中医体质中每种体质出现的频次次序及体质分类情况.在中医体质评定的基础上给预饮食指导、中药降脂治疗.结果 高脂血症258例中医体质出现频次依次为气虚质85次占32.9%、阳虚质55次、阴虚质42次、痰湿质32次、瘀血质24次、湿热质16次、气郁质2次、平和质2次.血脂正常者489例中医体质出现频次依次为阴虚质73次、气虚质54次、阳虚质51次、平和质25次、气郁质10次、湿热质8次、痰湿质4次、瘀血质4次、特禀质2次.设定高脂血症患者的中医体质出现频次依序与血脂正常者的中医体质出现频次依序进行对照比较.经卡方检验:x2=5.63,故P<0.05,有显著意义.故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对资料完整的108例中药降脂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总结:临床控制17例,显效49例,有效2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3.33%;中药降脂疗效较为显著,治疗前后血脂对比,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和血脂正常者在中医体质分布上有一定规律性和差异性.本研究选用中医体质评定方法来调查研究有关高脂血症患者及血脂正常者中医体质分布状况,发现高脂血症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规律.笔者认为高脂血症中气虚体质类型最多,占32.9%.说明体质与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对指导治疗有积极的意义.首次将中医体质辨识用于临床常见病的防治.为高脂血症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将中医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实验研究成果及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相结合防治高脂血症,使其实验研究标准化、客观化,为中医药防治高脂血症提供临床路径.结合中医体质辨识,分析体质分类与高脂血症的关系,为临床防治高脂血症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为高脂血症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降脂实现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