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林隙大小及林隙内位置对凋落物组成的影响,在伊春市带岭区东北林业大学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阔叶红松林内,选取3个大小不同的林隙作为试验样地,并以郁闭珠分为对照.在每个林隙的中心点、通过中心点的南北-东西方向到扩展林隙边缘的中点以及对应的郁闭林分取样,将2012年6~10月在采样点收集的凋落物及时带回室内,经风干、粉碎后测定其碳、氮含量,分析林隙大小、林隙内位置及采样时间对凋落物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样时间对凋落物碳、氮均有显著的影响,凋落物碳、氮含量分别在8月达到谷值和峰值;林隙大小及不同位置对凋落物碳、氮影响均不显著,凋落物氮含量表现出中林隙>大林隙>小林隙的趋势,凋落物碳含量在郁闭林分O点最高;凋落物氮含量在郁闭林分O点最低.
推荐文章
凋落物处理对不同林型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的影响
红松林
去除和添加凋落物
土壤活性有机碳
土壤养分
氮沉降和干旱对阔叶红松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氮沉降
降水减少
凋落物分解
碳氮释放
C/N
阔叶红松林
长白山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演替序列植物-凋落物-土壤碳同位素特征
碳同位素
演替
碳循环
长白山
温带森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阔叶红松林林隙对凋落物碳和氮的影响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林隙 凋落物 碳含量 氮含量
年,卷(期) 2013,(27) 所属期刊栏目 林业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35-11037,11104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91.247
字数 265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立新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98 1707 24.0 35.0
2 段文标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93 1210 19.0 30.0
3 龚建美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4 16 3.0 4.0
4 周美珩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4 16 3.0 4.0
5 景鑫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8 37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4)
共引文献  (369)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2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阔叶红松林
林隙
凋落物
碳含量
氮含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