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依达拉奉干预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和银杏达莫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疗程均为14 d。分别在治疗1、3、7和10 d检测血清IL-6和hs-CRP含量。结果: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清IL-6和hs-CRP含量明显减少,与银杏达莫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减少血清IL-6和hs-CRP含量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缺损的神经功能。
推荐文章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IL-6和TNF-α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脑梗塞/免疫学
C-反应蛋白质/分析
白细胞介素-6/分析
肿瘤坏死因子-α/分析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外周血WBC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血清hs-CRP
外周血白细胞
神经功能
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观察
依达拉奉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抗凝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和hs-CRP表达影响及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外医学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IL-6 hs-CRP
年,卷(期) 2013,(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3.3
字数 75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咏龙 2 20 2.0 2.0
2 邹晓辉 2 20 2.0 2.0
3 党利华 2 20 2.0 2.0
4 何晓玲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8)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IL-6
hs-CRP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医学研究
旬刊
1674-6805
23-1555/R
大16开
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5号院
14-83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95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4470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