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性眩晕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劲复汤联合倍他司汀治疗),B组采用中医治疗(劲复汤剂),C组采用西医治疗(倍他司汀).观察三组患者各组眩晕障碍(DHI)评分以及症状改善天数.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眩晕障碍(DHI)评分分别为(55.75±6.21)、(54.81±6.23)、(56.15±6.13),治疗后眩晕障碍(DHI)评分分别为(18.41±2.21)、(22.81±3.13)、(23.62±3.46);症状改善天数分别为(2.1±0.5)、(3.6±0.8)、(3.7±0.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颈性眩晕具有明显疗效,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推荐文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研究
颈性眩晕
颈复汤
中西医结合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研究
颈性眩晕
中西医结合
内科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研究
颈性眩晕
颈复汤
倍他司汀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
颈性眩晕
内科方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研究
来源期刊 健康之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颈性眩晕 劲复汤 倍他司汀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中西医结合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36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801.2013.06.4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文静 2 21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西医结合
颈性眩晕
劲复汤
倍他司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健康之路
月刊
1671-8801
44-1540/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骏景花园棋乐街31号骏茵轩B3栋602室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7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