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刺伤是指由医疗利嚣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1].在医院临床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承担着大量的护理和治疗工作,经常接触血液和体液,在这大量的日常工作中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从而引发血源性感染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2].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forDisease Control,CDC)最新资料显示,截止到2000年底美国医务人员中已有57人被确诊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护士24人,由皮肤刺伤造成的感染48人,占84.2%[3].说明由针刺伤造成护理人员的职业性感染的危险性客观存在,不容忽视.至于我国,是乙肝高发国,乙肝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4],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5].因此,我国护理人员也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因此,如何减少针剌伤,探讨防范措施加强职业防护,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已成为我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推荐文章
实习护生针刺伤情况调查分析
护生
针刺伤
预防
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及职业防护认知的调查
针刺伤
调查
职业防护
护士
护理人员在操作环节中被针刺伤的调查
病区
护理人员
针刺伤
职业防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医院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情况调查
来源期刊 健康必读(中旬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护理人员 针刺伤 刺伤原因 防范措施
年,卷(期) 2013,(12) 所属期刊栏目 现代护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7-458
页数 分类号 R641
字数 346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琴 9 110 4.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1)
共引文献  (125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护理人员
针刺伤
刺伤原因
防范措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健康必读(中旬刊)
月刊
1672-3783
43-1386/R
长沙市马王堆南路8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19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18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