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混合溶剂法合成了中位噻吩基取代的卟啉,液相法合成了噻吩基卟啉亚铁(T(2-Th)PFe(Ⅱ))化合物.以T(2-Th)PFe(Ⅱ)为前驱体固载到活性碳上得到T(2-Th)PFe(Ⅱ)/C催化剂.用透射电镜对催化剂表面进行观察,旋转圆盘电极探讨合成催化剂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研究催化剂催化氧还原性能,将最佳制备工艺下得到的T(2-Th)PFe(Ⅱ)/C催化剂与30wt%Pt/C催化剂作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金属卟啉均匀分散在活性碳的表面.600℃活化,4wt%Fe(Ⅱ)的催化剂催化氧还原性能最佳.T(2-Th)PFe(Ⅱ)/C催化剂的催化氧还原性能接近于30wt%Pt/C催化剂.耐甲醇实验证明此类催化剂具有很好的耐甲醇性.
推荐文章
氨基卟啉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催化性能研究
氨基卟啉
锰配合物
合成
催化氧化
乙苯
B对Re基丁烯歧化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氧化硼
氧化铼
丁烯
歧化
催化
负载型氮化钴钼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
氮化钼
氮化钴
加氢脱硫
催化剂
新型W-HMS催化剂的直接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
HMS分子筛
W-HMS催化剂
选择氧化
环戊烯
戊二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噻吩基卟啉亚铁配合物类催化剂的制备和催化性能表征
来源期刊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噻吩基卟啉亚铁 氧还原催化剂 最佳制备工艺 耐甲醇性能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9
字数 275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忠芳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23 201 6.0 14.0
2 张燕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8 6 1.0 1.0
3 徐市华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噻吩基卟啉亚铁
氧还原催化剂
最佳制备工艺
耐甲醇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2-6197
37-1412/N
大16开
山东省淄博市张周路12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2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244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