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的格点化区域历史土地利用数据是进行历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环境效应模拟的基础。由于缺少充足可信的历史图件等资料,历史网格化数据无法直接获取,通常是根据现代耕地分布格局及其形成的驱动因素,对某一区域的历史耕地总和数据进行降尺度的格点化分配。本文以苏皖地区为例,基于现代遥感数据分析了耕地空间分布与气候、坡度、海拔高度、土壤、河流湖泊、人口等因子的关系,发现影响苏皖地区耕地分布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河湖及坡度。河流湖泊地区为非耕地的剔除区域,坡度与垦殖率的相关系数高达?0.628,苏皖地区海拔未达到气候影响下的耕地垦殖上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耕地空间分布模型,对现代的耕地格局进行10 km ×10 km的模型重建,并进行了模型评估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无论是从均值还是从相关系数或标准偏差来看,宜垦性模型的空间分配结果与现代遥感数据的空间格局差异均不大,两者的相关系数R为0.798,标准偏差S为22.2,两者差值的均值为0.09。该现代宜垦性模型能够用于耕地格局重建,可为该区历史时期耕地数据网格化处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