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对“生态学”概念基本内涵的理解,笔者认为生态学研究与应用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生态调控,而生态调控是指“使生命系统内部协同,以及使生命系统整体与环境调适的行为”。这样,自然生态的维护、政治生态的协和、个人与社会生态的协调都可归结为“生态作为”或“生态关系的调整”。生态关系是指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当然也包括生命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生命系统具有多样性和层级性、暂稳性和自演性、整合性和非线性;环境系统具有多样性和多元性、扩展性和随机性、复杂性和非线性。环境系统因子的数量和质量都会随着生命系统内含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生态调控方式、方法也必然多种多样,可以不断综合与优化,产生越来越好的行为效果,但若作为不当,也会适得其反,即使是细小的不良作为,也可能会极度放大,产生极度恶劣的效应。生态文明是指生态思想与方法贯穿于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即人类习惯于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思考和处置生产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没有全球性共同的“生态作为”,也不会有全球性的生态安全、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就是“生态作为”的自觉、规范与实施过程。基于一年的访学经历,笔者把政治、教育、社交、环保、城建和交通作为视点对澳大利亚的生态文明与社会和谐进行了点滴简介,同时注意到,中国正处于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像初升的太阳,前景无限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已令澳人震惊,近年澳洲“汉语和中国文化热”的兴起就是澳人渴望了解或通晓中国的集中体现。的确,人类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需要更多更好地了解自然、自身和他人,人类每上一个台阶,都会感觉到自己更加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