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Snare第二代抓捕器(Snare-Ⅱ)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接受单纯膜周型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7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使用Snare-Ⅰ抓捕器;试验组39例,使用Snare-Ⅱ抓捕器,对比分析两者终点指标、效果指标和安全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入选者均成功建立轨道,无并发症发生;试验组导丝抓捕时间为(3.98±1.91)s,X线辐照时间为(15.43±8.80)s,抓捕次数为(1.08±0.41)次,放射量为(6.78±3.76)μSv,而对照组分别为(24.89±3.60)s、(62.78±18.24)s、(4.79±0.84)次、(35.47±8.07)μSv,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试验组抓捕器撤回时间为(4.55±0.69)s,略长于对照组[(4.20±0.74)s,P<0.05)];两组间抓捕器送达肺动脉时间及总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时,采用Snare-Ⅱ抓捕器,实用性和安全性更高.
推荐文章
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护理体会
室间隔缺损
Amplatzer封堵器
护理
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126例
室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
心脏超声
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护理
室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
护理
经导管介入治疗儿童和成人室间隔缺损的比较
室间隔缺损
心脏导管插入术
儿童
成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nare-Ⅱ抓捕器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抓捕器 室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 镍钛合金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1|R8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17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抓捕器
室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
镍钛合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月刊
1672-8475
11-5213/R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大猷楼502室
80-220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2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634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