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熔融纺丝法成功制备了聚乳酸荧光防伪纤维.分别采用DSC、XRD、纤维强度仪、荧光光谱仪、荧光显微镜等探讨了荧光粉含量对聚乳酸荧光防伪纤维的结晶结构、力学性能与荧光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防伪纤维进行了3D荧光分布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聚乳酸荧光防伪纤维在紫外光激发下,在530 nm处出现最强发射峰,纤维呈黄绿色荧光;随着荧光粉含量的增加,纤维的荧光强度增加,但荧光粉在基体中的团聚现象逐渐加剧,纤维的断裂强度逐渐降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较好地模拟荧光防伪纤维中荧光粉的分布情况.
推荐文章
新型绿色环保纤维--聚乳酸纤维性能及其应用
聚乳酸纤维
生物降解
纺丝工艺
纤维性能
高性能聚乳酸纤维的研究进展
聚乳酸纤维
熔融纺丝
溶液纺丝
静电纺丝
生物降解性
纤维素-聚乳酸共混改性膜材料的性能与制备
纤维素
聚乳酸
改性膜材料
性能
聚乳酸纤维的化学性能和降解性能研究
聚乳酸纤维
化学性能
pH值
降解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乳酸荧光防伪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来源期刊 功能高分子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乳酸 荧光粉 防伪纤维 功能化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8-41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342+.89
字数 301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邵惠丽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135 1139 17.0 24.0
2 张慧慧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40 341 10.0 16.0
3 王蓉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1 10 1.0 1.0
4 刘亚军 1 10 1.0 1.0
5 李祖发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乳酸
荧光粉
防伪纤维
功能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功能高分子学报
双月刊
1008-9357
31-1633/O6
大16开
上海市梅陇路130号
4-629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97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