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据西藏自治区大地构造演化特征,从整个青藏高原构造单元分布特点考虑,本文将西藏自治区地层区划结合构造单元和含煤地层一并考虑,将其划分为三个构造-地层大区:羌塘-三江构造-地层大区、班公湖-双湖-怒江构造-地层大区、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地层大区.从区域地层、沉积构造及其古生物化石组合等特点综合分析,得出西藏赋煤区聚煤作用具有时代多、分布广、煤层层数多、厚度薄和稳定性差的总体特点.区内含煤地层包括下石炭统、上二叠统、上三叠统、中侏罗统、下白垩统和古近系等.最主要煤系是下石炭统马查拉煤系、上二叠统妥坝煤系、上三叠统土门煤系、下白垩统多尼煤系.
推荐文章
新疆伊北煤田侏罗系含煤地层沉积特征
伊北煤田
侏罗系
煤层特征
沉积特征
虒亭东勘查区煤系地层煤岩层对比
煤岩层
勘查区
标志层
物理特征
菏泽凸起西部含煤地层划分探讨
菏泽凸起
含煤地层
奥陶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议西藏区域地层区划及其含煤地层
来源期刊 华南地质与矿产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西藏 区域地层 含煤地层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煤田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7
页数 8页 分类号 P618.11
字数 81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701.2014.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毛晓冬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院 26 86 5.0 8.0
2 廖云君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院 5 9 2.0 3.0
3 柯丹丹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院 5 10 2.0 3.0
4 张俊海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院 8 15 3.0 3.0
5 高龙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院 5 11 3.0 3.0
6 刘成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院 12 20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36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西藏
区域地层
含煤地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南地质与矿产
季刊
1007-3701
42-1417/P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大道69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6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