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非局域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出发,依据对数饱和型非线性介质中非线性折射率的变化规律,求出了1+1维双曲正割光束在强非局域对数饱和型非线性介质所对应的拉格朗日密度函数的近似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利用变分法得到了光束各参量的演化方程。从光束各参量的演化方程出发,进一步得到了光束各参量的演化规律,并由此得到了一个临界束宽。当光束初始束宽等于临界束宽时,并且从束腰处入射时可以得到稳定的1+1维双曲正割型空间光孤子;在一般情形下,光束初始束宽不等于临界束宽时,得到了束宽振荡的1+1维双曲正割型空间呼吸子。
推荐文章
Sech光束在强非局域介质中传输特性的研究
非局域
介质
双曲正割光束
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
空间孤子
变分法
Sech光束在强非局域介质中传输特性的研究
非局域
介质
双曲正割光束
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
空间孤子
变分法
双曲正割光束在弱非局域非线性体材料中的传输特性研究
双曲正割光束
弱非局域非线性介质
空间光孤子
椭圆高斯光束在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的传输特性
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
非局域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椭圆高斯光束
参量演化方程
空间
孤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曲正割光束在强非局域对数饱和型非线性介质中的传输特性
来源期刊 激光杂志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变分法 强非局域介质 对数饱和型 双曲正割型光束 空间光孤子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激光物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4
页数 3页 分类号 TN244.8
字数 403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形华 赣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39 142 5.0 10.0
3 黎东波 赣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16 52 3.0 7.0
4 陈荣泉 赣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3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1)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线性光学
变分法
强非局域介质
对数饱和型
双曲正割型光束
空间光孤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激光杂志
月刊
0253-2743
50-1085/TN
大16开
重庆市黄山大道杨柳路2号A塔楼1405室
78-9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54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338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