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沥青与天然石墨球按不同比例混合,经碳化处理后再进行石墨化得到锂离子电池用复合炭负极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炭材料具有较大的平均层间距d002;复合炭材料仍保持类球形形貌;复合炭材料在较大倍率下的循环性能优于天然石墨球,其中在沥青基人造石墨与天然石墨球的质量比为15%的条件下,0.1C(1C=300 mA/g)充放电电流下材料的可逆比容量为343.7 mA·h/g,首次库仑效率为85.4%,1C下可逆比容量为295.4 mA·h/g,达到0.1C时可逆比容量的85.9%;1C倍率下50次循环比容量保持率为91.6%,与天然石墨球相比,复合材料具有更大的锂离子扩散系数.
推荐文章
人造石墨对高温固相合成钛酸锂材料性能的影响
锂电池
Li4Ti5O12
Ti(SO4)2
人造石墨
膨胀石墨基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苯酚吸附性能
膨胀石墨基炭/炭复合材料
磷酸活化
孔结构
吸附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沥青基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球复合炭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来源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沥青 复合 人造石墨 天然石墨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矿业工程·冶金工程·化学与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9
页数 7页 分类号 TM912.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志兴 198 2297 25.0 33.0
2 李新海 248 3016 27.0 35.0
3 郭华军 161 1832 24.0 30.0
4 胡启阳 45 400 13.0 17.0
5 黄思林 4 25 3.0 4.0
6 甘雷 3 1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4)
共引文献  (72)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2(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离子电池
沥青
复合
人造石墨
天然石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2-7207
43-1426/N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校内
42-19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1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912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