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极低出生体重儿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下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RDS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号将患儿分为高频振荡通气组(HFOV)和常频机械通气组(CMV)两组.在通气8~12 h、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组患儿心脏泵血功能进行评价,包括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收缩期主动脉瓣峰值流速(AV)、收缩期肺动脉瓣峰值流速(PV)、舒张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MV)和舒张期三尖瓣口峰值流速(TV).结果 研究期间共收治极低出生体重儿合并RDS者152例,89例符合入选标准,其中47例在研究过程中被排除,两组最终完成研究的例数均为21例.HFOV组胎龄(29.8±1.6)周,出生体重(1335±98)g;CMV组胎龄(28.7±1.8)周,出生体重(1344±115)g.两组胎龄、日龄、体重、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血压、血气分析和RDS分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MAP高于CMV组[(9.5±1.2)cmH2O比(7.2±0.6) cmH2O,P<0.05];心功能方面,HFOV组PV和MV均低于CMV组[(0.53±0.15) m/s比(0.66±0.18) m/s,(0.53±0.22) m/s比(0.71±0.07) m/s,P<0.05],两组CO、EF、SV、AV及T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组MAP增高,可降低右室收缩功能及左室舒张功能,但对左室收缩射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推荐文章
不同通气模式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影响
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
高频震荡通气
机械通气
肺功能
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呼吸暂停治疗体会
极低出生体重儿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呼吸暂停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不同剂量固尔苏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呼吸窘迫综合征
极低出生体重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
固尔苏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呼吸窘迫综合征
极低出生体重儿
固尔苏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通气模式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极低出生体重儿心功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高频通气 常频通气 心脏泵功能 婴儿,极低出生体重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7-170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6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6710.2014.03.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80)
二级引证文献  (4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频通气
常频通气
心脏泵功能
婴儿,极低出生体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双月刊
2096-2932
10-1451/R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7号院3号楼4单元地下室 100034
82-30
2017
eng
出版文献量(篇)
3304
总下载数(次)
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