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塔中北斜坡奥陶系鹰山组的岩溶储层具有巨大的油气潜力.随着勘探和开发工作的细化,需要明确鹰山组内岩溶储层在空间上的展布形态.依据三维地震资料的反射特征,认为鹰山组顶部发育了四期次岩溶作用,经历了地层剥蚀—剥蚀与岩溶作用共存—岩溶发育—充填的成岩过程.各期次岩溶作用发生时潜水面逐渐上升,伴随有高构造部位的削蚀.提出了岩溶储层的多期次发育模式.
推荐文章
塔中北斜坡奥陶系鹰山组岩溶储层特征及古岩溶发育模式
岩溶储层
岩溶模式
储集空间
奥陶系
塔中北斜坡
塔中北斜坡下奥陶统鹰山组热液岩溶特征及发育模式
热液岩溶
识别标志
模式
鹰山组
塔中北斜坡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的形成机理
塔里木盆地
中部
奥陶纪
碳酸盐岩储层
三级层序界面岩溶
低位期岩溶作用
埋藏白云石化作用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斜坡奥陶系鹰山组深部优质岩溶储层的形成与分布
岩溶储层
深部储层
奥陶系
层间岩溶
塔里木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塔中北斜坡鹰山组岩溶储层发育规律
来源期刊 海相油气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中北斜坡 鹰山组 岩溶储层 溶蚀特征 储层发育模式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沉积·储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50
页数 8页 分类号 TE122.2+3
字数 64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9854.2014.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美珍 2 7 2.0 2.0
2 孙赞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中心 17 229 9.0 15.0
3 张新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中心 3 1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7)
共引文献  (34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5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6(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7(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塔里木盆地
塔中北斜坡
鹰山组
岩溶储层
溶蚀特征
储层发育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相油气地质
季刊
1672-9854
33-1328/P
大16开
杭州市西溪路920号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8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