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论语》中“文胜质则史”的命题,蕴含颇多。分而论之,不外“文”、“质”、“史”三个概念;合而论之,不出三者之间的关系。“文”之初义是色、形、声、象等交错而成的修饰性形式,由此推出“言”、“辞”的区别。对文学来讲,“质”就是健康的人类情感和思想智慧,由此推出“性”、“质”(或本性、本质)的区分与联系。与远古的巫史传统密切相关,“史”的本义是奇崛瑰丽的想象。对历史来说,想象是辅助性的,对文学来讲,想象是主导性的。以此反观后现代史学的“史皆文”观点,它打破了历史记载表面的真实而深入到了更深一层的真实,不足之处则是消解了历史的真实性。我们认识其局限,才能取得“文”、“史”共荣的境界,即“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和谐境界。
推荐文章
论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构成
毛泽东
文艺思想
体系
构成
谢灵运的文艺思想探源
谢灵运
文艺思想
分析
邓小平文艺思想探究
邓小平理论
文艺思想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孔子“文胜质则史”中的文艺思想
来源期刊 美与时代:学术(下)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文艺思想 孔子 历史记载 后现代史学 “文” “质” “史” 《论语》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3
页数 4页 分类号 B22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汉林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8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艺思想
孔子
历史记载
后现代史学
“文”
“质”
“史”
《论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与时代:美学(下)
月刊
1003-2592
41-1061/B
郑州市大学路75号
36-262
出版文献量(篇)
667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