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使硅钨酸催化剂在使用后能分离出来并重复使用,以硫酸钛为钛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在酸性条件下,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溶胶-凝胶法合成2种负载型的硅钨酸/多孔二氧化钛.采用IR、TGA-DSC和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并以乙酸异戊酯的合成作为评价反应,考察所制备的硅钨酸/多孔二氧化钛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重复使用性.结果发现:采用溶胶-凝胶法所制备的硅钨酸/多孔二氧化钛(Ⅱ)中,硅钨酸和载体二氧化钛的结合更加牢固,对乙酸异戊酯的合成反应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重复使用性.
推荐文章
负载型钨硅杂多酸盐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负载型催化剂
钨硅酸
油酸正丁酯
天然矿物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纳米二氧化钛
复合材料
光催化
降解
聚苯胺改性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的研究
二氧化钛
负载型光催化剂
可见光
导电聚苯胺
多孔钛片上二氧化钛纳米管束的制备与表征
二氧化钛纳米管束
多孔钛片
阳极氧化法
光催化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孔二氧化钛负载型硅钨杂多酸的制备与表征
来源期刊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硅钨杂多酸 多孔二氧化钛 催化剂 乙酸异戊酯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2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43
字数 340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丽清 沈阳化工大学应用化学学院 45 360 11.0 16.0
2 周华锋 沈阳化工大学应用化学学院 37 209 10.0 12.0
3 李文泽 沈阳化工大学应用化学学院 29 90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101)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硅钨杂多酸
多孔二氧化钛
催化剂
乙酸异戊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1114
12-1337/N
大16开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3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799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