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黑沟源于东天山最大现代冰川作用中心博格达峰的南坡.在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旋回中,该流域的冰川均发生过多次规模较大的进退,在谷中留下了较为完整的冰川沉积序列.这些冰川地形包含有重要的古气候变化信息,对其研究可重建黑沟流域的冰川演化史.应用OSL对该流域的冰川沉积物进行定年,测定结果表明冰水沉积物(沙质透镜体)比冰碛物更适宜应用单片再生剂量(SAR)测年技术进行测定.基于测得的年龄并结合地貌地层学原理可初步得出:晚第四纪期间,黑沟流域共发生了5次规模较大的冰川作用,分别为全新世期间的小冰期(16世纪以来冷期的冰进)与新冰期(距今3~4 ka的冰进),末次冰期晚冰阶(MIS 2)与早冰阶(MIS 4)以及倒数第二次冰期(MIS 6).
推荐文章
1990-2011年天山东部冰川退缩对气候的响应
天山东部
GIS和RS
冰川变化
东天山哈密榆树沟流域夏季降水的化学特征
大气降水
化学特征
离子来源
气团轨迹
榆树沟流域
东天山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物质平衡特征
乌鲁木齐河源
1号冰川
物质平衡
气温
降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东天山黑沟流域冰川沉积序列及OSL测年研究
来源期刊 冰川冻土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OSL测年 冰川地貌 第四纪冰川 天山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冰冻圈与全球变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70
页数 分类号 P534.6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22/j.issn.1000-0240.2014.0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井东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2 343 10.0 18.0
2 殷秀峰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 59 4.0 4.0
6 伍云飞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22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0)
共引文献  (106)
参考文献  (4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9)
二级引证文献  (3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7(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0(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1(2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2(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OSL测年
冰川地貌
第四纪冰川
天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冰川冻土
双月刊
1000-0240
62-1072/P
大16开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川冻土》编辑部
54-2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28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769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