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6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6)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BMP6 mRNA在36例配对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BMP6蛋白在80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组织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BMP6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相对的癌旁组织(P<0.01).BMP6 mRNA在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ER-乳腺癌组织,同时BMP6mRNA表达随乳腺肿瘤分化程度的增高而降低(P<0.0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BMP6蛋白在不同ER、孕激素受体(progestogen receptor,PR)表达、增殖细胞核蛋白Ki-67表达指数及病理分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人表皮因子受体2 (Her2)表达状况以及乳腺癌分子亚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P6分子在乳腺癌组织的低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提示BMP6有可能成为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重要分子指标,对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骨形态发生蛋白6表达的临床意义
乳腺肿瘤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6
分子分类
BMP-2表达与乳腺癌骨转移的关系
乳腺肿瘤
乳腺癌
骨转移
骨形成蛋白-2
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乳腺癌
Survivin表达
乳腺增生
免疫组化
Gli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乳腺癌
Gli1蛋白
免疫组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BMP6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6 乳腺癌 mRNA 免疫组化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9-253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鸿鹰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22 133 7.0 10.0
2 别明江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检验科 21 169 7.0 12.0
3 连文静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2 6 1.0 2.0
4 刘更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3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形态发生蛋白6
乳腺癌
mRNA
免疫组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173X
51-1644/R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62-72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5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