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通过BMSC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方法 将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干细胞治疗组、阳性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取BMSCs经体外培养后,加于Ⅲ度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异体大鼠创面上,以平均愈合时间和平均愈合速度为指标,观察各组动物损伤皮肤的修复情况.结果 干细胞治疗组皮肤修复速度为(32.37士3.16)mm2/d;平均愈合时间为(20.03士3.95)/d,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且组织结构完整、瘫痕小.经统计学处理干细胞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同种异体动物干细胞培养物,进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有明显的效果,为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推荐文章
中药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
放射性皮损
中医药
中药油膏
中药散粉剂
中药汤剂
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对大鼠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影响
沙棘果油
沙棘籽油
放射性皮肤损伤
大鼠
贝优芬在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
贝优芬
放射治疗
皮肤损伤
芦荟胶用于减轻放射性治疗致皮肤损伤
鼻咽癌
放疗
芦荟胶
皮肤损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BMSCs对大鼠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研究
来源期刊 实验动物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大鼠 放射性皮肤损伤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7,43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5-33
字数 283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志满 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18 70 5.0 7.0
2 陈强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89 362 11.0 15.0
3 吴建军 4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1)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大鼠
放射性皮肤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验动物科学
双月刊
1006-6179
11-5508/N
16开
北京朝阳区北苑路28号院1号楼9层
18-131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40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