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新疆东戈壁斑岩型钼矿床是西北五省发现的第一个特大型钼矿床,矿床产于下石炭统浅变质碎屑岩夹火山岩中,位于雅满苏大断裂附近.该矿床于2010年提交勘查成果后尚未开展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含矿脉体之间的交切关系及生成先后顺序,将东戈壁钼矿成矿期热液作用划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均有相应的脉石矿物和金属矿物组合;通过研究金属矿物之间的穿插、交代、共边关系确定了本矿床矿物生成的先后顺序.这些研究一方面揭示了流体成矿作用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揭示了金属矿物生成具有的规律性,为指导西北五省同类型矿床的勘查、找矿工作将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推荐文章
新疆东戈壁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热液作用阶段划分、矿物生成顺序研究
热液成矿过程
矿物生成顺序
斑岩型钼矿
东戈壁
东天山
新疆
广西龙湾铅锌矿床矿石矿物组构特征及成矿阶段划分
龙湾铅锌矿
矿石组构
成矿期次
成矿阶段
矿床成因
新疆东天山东戈壁钼矿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Re-Os同位素年龄
辉钼矿
流体包裹体
斑岩型钼矿床
东天山
东戈壁
新疆东天山东戈壁钼矿床辉钼矿的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辉钼矿
扫描电镜
X射线衍射
东戈壁
东天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疆东戈壁钼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热液作用阶段划分及矿物生成顺序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钼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热液成矿过程 矿物生成顺序 斑岩型钼矿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地采选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4
页数 9页 分类号 TD164+.2
字数 99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84/j.cnki.cmi.1006-2602.2014.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志强 12 42 3.0 6.0
2 李琼 10 12 2.0 2.0
3 樊颖华 6 6 2.0 2.0
4 李俊芳 11 26 3.0 4.0
5 李占明 5 7 2.0 2.0
6 高金民 2 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液成矿过程
矿物生成顺序
斑岩型钼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钼业
双月刊
1006-2602
61-1238/TF
大16开
西安市高新区锦业1路88号金钼股份工业园B座2层
52-144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20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8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