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使用Arcgis软件对南黄海辐射沙脊群附近海域2007年春秋两季表层水样的水质进行了分析,包括砷(As)、汞(Hg)、铜(Cu)、锌(Zn)、镉(Cd)、铅(Pb)、铬(Cr)七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变化。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HPERI)对该海域7种重金属进行生态风险评价,旨在为江苏沿海辐射沙脊区水质健康和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江苏沿海的开发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研究结果发现,春秋两季As、Cd、Cr、Cu 4种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海水水质I类标准;Pb和Zn在部分区域符合II类标准,其余各处符合I类标准;Hg在沙脊沉积区含量较高,春季为IV类海水,秋季为超IV类海水,在潮流通道含量较低,春季为I类海水,秋季为II、III类海水。秋季重金属较春季普遍含量更高,且整体分布呈现南移趋势。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春秋两季该海域均以Zn的潜在生态危害最大,除秋季Zn存在强生态危害以外,其余重金属在春秋两季均为轻微生态危害;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以沿岸河口、港口附近和沙脊沉积区处为最高,表明人类活动是影响该海域重金属分布的主要因素;春季潜在生态风险属轻微,秋季高值区属中等风险。
推荐文章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潮汐通道水流输运示踪模拟
辐射沙脊群
潮汐通道
MIKE 3模型
拉格朗日粒子示踪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形成演变的动力地貌过程数值模拟
辐射沙脊群
废黄河三角洲
地貌模型
长时间尺度
南黄海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苦水洋海域沉积地层特征及其环境演变
辐射沙脊群
潮流通道
环境演变
14 C测年
光释光测年
南黄海
高频地波雷达观测的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夏季表层流场
高频地波雷达
余流
辐射沙脊群
北向流
浒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GIS技术的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水质分布特征与评价
来源期刊 海洋科学前沿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辐射沙脊 南黄海 重金属 海洋水质 分布特征 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73
页数 11页 分类号 X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邹欣庆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91 1530 23.0 33.0
2 左平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33 491 12.0 22.0
3 王俊杰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12 20 2.0 4.0
4 许浩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2 319 12.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辐射沙脊
南黄海
重金属
海洋水质
分布特征
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科学前沿
季刊
2376-4260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105
总下载数(次)
13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