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热带海洋学报       
摘要:
文中利用水龄浓度概念,结合计算水交换时间的水质模型公式,在 EFDC(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水动力基础上,分别计算了1965年和2006年清澜潮汐汊道的海湾水交换时间。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的平均水交换时间为107d,1965年的平均水交换时间为114d,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清澜港航道被浚深至7~8m,潮汐动力显著增强,纳潮量增加了4.3%所致。
推荐文章
海南岛清澜-八门湾潟湖潮汐水动力的模拟研究
清澜-八门湾
潟湖
潮汐
水动力学
分潮
柘林湾多口门潮汐汊道动力地貌的演变
潮汐汊道
柘林湾
纳潮面积
稳定性
围垦
汊道间环流
潮汐汊道形态动力过程研究综述
潮汐汊道口门形态
动态均衡
沉积物输运
时间-流速不对称
尺度效应
珠江磨刀门河口潮汐动力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潮汐动力
网河区采砂
河口整治工程
磨刀门河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EFDC模型研究文昌清澜潮汐汊道人类活动对水交换速率的影响
来源期刊 热带海洋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水交换时间 水动力 潮汐汊道 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海洋水文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32
页数 9页 分类号 P731.2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5470.2014.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道儒 71 444 11.0 16.0
2 林国尧 21 75 5.0 8.0
3 余扬晖 6 8 1.0 2.0
4 陈春华 19 127 6.0 10.0
5 刘洁 12 44 4.0 6.0
6 刘建波 7 37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交换时间
水动力
潮汐汊道
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海洋学报
双月刊
1009-5470
44-1500/P
大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6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