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超超临界或超临界对冲燃煤锅炉的燃烧器多采用先进的低NOx旋流燃烧器及炉内空气分级燃烧技术,主燃烧器区域保持在缺氧、富燃料条件下燃烧,以控制NOx的排放.但是,这导致锅炉CO排放浓度偏高,加之炉内燃烧可能存在的偏差,使得这一现象更为突出.本文以某660 MW超超临界对冲燃煤锅炉为研究对象,基于燃烧调整试验,分析了CO和NOx排放及锅炉热效率之间的相关特性,同时通过运行参数的调整,得出各参数对三者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了相关优化运行方式.通过优化调整,锅炉修正后效率可维持93.7%以上(设计值93.61%),且飞灰含碳量在2.0%以下、CO排放约500 mg/m3、NOx排放约250 mg/m3,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较习惯运行方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推荐文章
660MW超超临界锅炉汽温偏差调整试验研究
超超临界机组
汽温偏差
SOFA
磨煤机
试验研究
660 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吹灰系统优化
超超临界
吹灰系统
主汽温
再热气温
660 MW超超临界锅炉火焰偏斜调整方法浅析
超超临界锅炉
四角切圆
火焰偏斜
调整方法
660MW超超临界机组排烟温度高的试验分析
超超临界机组
排烟温度
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660 MW超超临界燃煤锅炉降低CO排放的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热能动力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660 MW 超超临界 对冲燃烧 旋流燃烧器 CO NOx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热力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4
页数 分类号 TK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韦红旗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63 526 13.0 21.0
2 夏文静 3 10 1.0 3.0
3 衡丽君 河南城建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 12 29 4.0 5.0
4 何长征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6 34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660 MW
超超临界
对冲燃烧
旋流燃烧器
CO
NOx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能动力工程
月刊
1001-2060
23-1176/TK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路452号
14-158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28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319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