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地震往往能够将人类赖以生存的城市与地方经济破坏殆尽,并引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是地球上造成人V1伤亡、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研究地震的物理过程及机制对人们科学地认识地震、减少甚至避免地震灾害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地震产生过程的物理模型是了解地震灾害的关键。然而,地震灾害具有尺度依赖性,同时考虑到地壳不均匀性的特点,使得地震产生过程的物理建模尤其困难。
推荐文章
强地震动作用下层状岩体破坏的物理模拟研究
强地震动
层状岩体破坏
结构面
物理模拟
不均匀性
极震区岩体地震动力破坏若干问题探讨
汶川地震
极震区
岩体动力破坏
谈物理学史在医学物理学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学史
医学物理学教学
作用
数字岩石物理学及测井解释应用概论
数字岩石物理
孔隙尺度数值模拟
物理机理
微观响应特征
影响规律
测井解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岩体破坏及地震物理学
来源期刊 国外科技新书评介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震灾害 岩体破坏 物理学 产生过程 地方经济 次生灾害 自然灾害 经济损失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0
页数 1页 分类号 P315.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昊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88 91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震灾害
岩体破坏
物理学
产生过程
地方经济
次生灾害
自然灾害
经济损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外科技新书评介
月刊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出版文献量(篇)
4046
总下载数(次)
9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