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眼部热金属烧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眼科医院2004年9月至2012年12月因眼部热金属烧伤入院的患者47例(54只眼),对烧伤部位的临床特点,热金属种类、烧伤程度、面积之间的关系,远期并发症及治疗结果进行小结。结果眼部金属热烧伤有以下临床特点:(1)烧伤主要局限于热金属直接作用的部位:球结膜局限性缺血坏死面积小于1/4者25只眼(56.8%),21只眼位于下方;(2)金属直接作用于角膜的部位有较为严重的组织自溶:26只眼(48.2%)角膜自溶中20只眼位于下方近角膜缘处,具有面积小、深度深、溶解快的特点;(3)眼睑烧伤多见:角膜、结膜受损的同时伴有眼睑烧伤48只眼(88.9%),29只眼睑板糜烂坏死留有瘢痕;(4)不同温度的热金属(铁水和铝水)对角膜的损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方=0.926, P>0.05);(5)烧伤后6周眼表是否稳定与结膜、角膜损伤面积的大小有关(卡方=4.456, P <0.05;卡方=8.145, P <0.01);(6)远期并发症中睑球粘连的发生率较高,25只眼,占55.6%。治疗结果:(1)18只眼(37.5%)因眼睑缺损、眼球暴露影响眼表稳定行永久性睑裂缝合术;(2)早期(3 d内)是否行羊膜移植术与角膜自溶的发生有关(卡方=5.035, P <0.05)。结论高温热金属对眼部的损伤主要局限于金属直接作用的下方球结膜及角膜,随病情发展有严重的组织自溶。烧伤程度与热金属的温度无关,烧伤面积的大小影响愈合程度。早期羊膜移植术可缓解烧伤程度。伴有眼睑的烧伤较多,永久性睑裂缝合术可有效改善眼睑缺损、眼球暴露。
推荐文章
眼部碱烧伤126例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烧伤
碱液
综合疗法
治疗结果
眼部碱烧伤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眼部碱烧伤
心理护理
抗生素
眼部碱烧伤103例临床分析
眼碱烧伤
治疗
致残率
致盲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眼部热金属烧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期刊 临床眼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热金属烧伤 临床特点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1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5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422.2014.02.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金属烧伤
临床特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眼科杂志
双月刊
1006-8422
34-1149/R
16开
安徽合肥市绩溪路218号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院内
26-110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66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