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摘要:
目的 重新评估诊断性刮宫(D&C)在诊断异位妊娠(EP)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异常增高但阴道超声未见到明确宫内妊娠囊且行D&C的不明部位妊娠患者118例和β-HCG>5 000 IU/L但未行D&C的患者24例,最终诊断来自诊刮后血β-HCG的变化、病理和腹腔镜检查结果.结果 所有行D&C患者中,65.3%诊断为EP,34.7%诊断为宫内妊娠(IUP).诊断为EP的患者诊刮前血β-HCG水平明显高于诊断为IUP的患者(P=0.005),而IUP组的平均产次明显高于EP组(P =0.001).当β-HCG<2 000 IU/L时,EP组子宫内膜厚度≤5 mm的患者为8例(40.0%),IUP组为3例(11.0%)(P=0.035).EP的诊断率在β-HCG <2000IU/L和2 000 IU/L<β-HCG <5 000 IU/L时分别为42.6%和68.3% (P =0.012).在β-HCG>5000IU/L的患者中,诊刮组和未诊刮组EP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7%比96%,P=0.915).结论 虽然子宫内膜薄、存在盆腔包块与EP相关,但是不能作为诊断EP的独立因素.为了避免误诊和不必要的甲氨蝶呤的治疗,在2 000 IU/L< β-HCG<5 000 IU/L可疑EP的患者中,D&C仍有重要的作用;当患者血β-HCG>5 000 IU/L、宫内无妊娠囊且存在盆腔包块时,EP的可能性极大,D&C的意义减少,可直接行腹腔镜检查.
推荐文章
诊断性刮宫诊治异位妊娠60例
异位妊娠
诊断性刮宫
保守治疗
分段诊断性刮宫在子宫内膜癌中应用的再认识
分段诊断性刮宫
子宫内膜癌
术前评估
预后
阴道彩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图像特征
阴道彩超
异位妊娠
图像特征
血清标志物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人
孕酮
癌胚抗原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妊娠,异位
敏感性与特异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新评估诊断性刮宫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异位妊娠 诊断性刮宫 不明部位妊娠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0-18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5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81/j.issn.1000-503X.2014.02.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8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异位妊娠
诊断性刮宫
不明部位妊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0-503X
11-2237/R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6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527
论文1v1指导